春深四月科研興,智慧引領啟新程。2025年4月25日,丘小云(四川省特級教師、中組部、教育部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到大邑縣王泗鎮(zhèn)學校,以“診斷式指導+靶向培訓”模式為學校科研團隊精準賦能,助推教師專業(yè)成長與學校內涵式發(fā)展。
精準把脈促提升
在專項座談會上,丘小云與科研團隊展開深度對話。針對課題組成員分工逐項“問診開方”,既肯定課題的創(chuàng)新架構,更從結合大模型交互分析來優(yōu)化學?蒲姓n題立項申請書,包括理論支撐、研究措施、成果轉化等維度提出優(yōu)化路徑。通過30年科研經驗的傾囊相授,為青年教師搭建起從實踐到理論的成長階梯。
三維賦能強隊伍
“科研興校的關鍵在于激活教師內生動力!”丘小云特別強調:一要構建“理論研修+實踐應用”雙軌培養(yǎng)機制,通過線上線下靶向培訓夯實科研基本功;二要建立“項目驅動+團隊共研”發(fā)展模式,在人工智能教育等前沿領域培育特色研究集群;三要完善“過程督導+成果孵化”管理體系,確保課題研究真正服務教學改革。
蓄力揚帆再出發(fā)
學校副校長金小剛代表學校鄭重表態(tài):將以此次指導為契機,抓好科研強師興校工作——組建一支骨干科研先鋒隊,借助成熟人工智能平臺,創(chuàng)新嘗試形成一批適應農村基礎教育的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成果。同時,學校將錨定《成都市基礎教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扎實推進研究任務,讓教育科研真正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催化劑、學校品質提升的助推器。
當科研的星火遇見智匯的春風,王泗教育人正以“自加壓力、自主突破”的姿態(tài),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賽道上奮力奔跑。這場春日的科研盛宴,既是對既往探索的階段性檢閱,更是面向未來教育的全新起航!(張紅)
大邑縣王泗鎮(zhèn)學校,專家引領啟新程,科研賦能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