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貫徹落實溫江“品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理念,解決一線教師在自主游戲?qū)嵺`中的困惑,助力區(qū)域教師自主游戲教育觀念的轉(zhuǎn)變,指明自主游戲?qū)嵺`優(yōu)化與迭代的方向,更好地推動區(qū)域?qū)W前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邁上新臺階。2025年5月19日,成都市溫江區(qū)萬春鎮(zhèn)中心幼兒園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盛會——“專家賦能,從沉浸式實踐到游戲力覺醒——董旭花教授游戲工作坊活動”。
溫江區(qū)教育局學前教育科科長張?zhí)摇亟瓍^(qū)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曹歡、溫江區(qū)教育局學前教育科雷旎瑤以及溫江區(qū)八所集團園教師代表共計120余人在綠蔭蟬鳴中共赴這場以“游戲”為底色的盛宴。
觀摩:看見游戲里的童年之光
晨光穿透黃桷樹的間隙,為戶外游戲場鍍上躍動的金斑。董教授與來訪老師們循著孩子們的歡笑聲,走進萬幼自然野趣的游戲現(xiàn)場。
沙池里深淺交錯的腳印、木梯上搖晃卻堅定的身影、涂鴉墻上肆意流淌的色彩——這些鮮活的游戲場景,恰似初夏枝頭的青果,蘊含著無限生長的可能。孩子們在戶外游戲場域中盡情游戲,他們的歡聲笑語回蕩在初夏的微風中。老師們駐足觀察的同時,仿佛在這充滿童真的游戲中尋找著自主游戲的密碼,映照對“兒童本位”教育觀的共鳴。
引領(lǐng):叩問游戲背后的專業(yè)密碼
董教授以“如何評判一所幼兒園是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問題談起,基于教師的游戲?qū)嵺`,深入剖析如何真正實現(xiàn)幼兒的自主游戲,提出“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中要靜下來,回歸原點看問題,尊重幼兒游戲的文化,給予幼兒充足的自主游戲時間,把游戲精神貫穿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支持策略,為老師們打開了通往幼兒自主游戲新世界的大門。
隨后董教授通過生動的游戲案例解析,支持教師游戲力的生長。基于前期教師們提出的游戲活動中的疑問,董教授用豐富的經(jīng)驗和專業(yè)的知識,為教師們提供了可操作的實踐方法和策略。
碰撞:在思辨中再啟游戲新程
在“專家面對面”現(xiàn)場答疑環(huán)節(jié),參會教師們積極提問,針對自主游戲中的材料投放、教師在自主游戲中的放手與支持、高水平游戲的特征、教師對兒童游戲的觀察與分析等問題與董教授展開深入交流,董教授耐心解答,為教師們撥開迷霧,指明方向。
這場與初夏同行的對話,是一次觀念的革新,更是一次行動的賦能。活動尾聲,全體參會者在前操場合影,斑駁樹影中定格下溫江幼教人勤耕不輟的身影。當游戲回歸兒童本真,自主游戲便成就幼兒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讓我們帶著思考、嘗試、探索、實踐給予孩子陽光般的自由、雨水般的支持、微風般的引導,教育的果實自會累累滿枝。(張紅)
萬春鎮(zhèn)中心幼兒園,董旭花教授游戲工作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