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成都市勝西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鄧曉林、馮靜、劉佳與全區(qū)同仁共聚云端,作了《運用比較策略,體悟言語表達》專題發(fā)言,用“比較”策略,找到了推進閱讀教學的新方式。
比較,是不斷復盤的鉆研精神
“雙減”背景下,教育教學壓力的大量回流讓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面臨新的考驗。如何持續(xù)推進“生態(tài)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效率?在“李嵐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李嵐老師的帶領下,四年級語文教研組緊扣核心素養(yǎng),從四年級下冊四單元整體出發(fā),分析課程標準,鉆研教材,立足學情,制定了高效的教學安排。老師們經歷了提出——推翻——重來——比較——深入等多次循環(huán),其中,是她們對教學資源的對比整合,對教學策略的深思熟慮,更是對教育教學的不斷鉆研。
比較,是課內課外的多元通道
“大語文”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圓形的完整結構,課內學習的完成不是結束,而是從“課內”走向“課外”的開端,是“學”與“用”相結合的開端。四年級語文教研組設計了“動物朋友”主題探尋,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運用比較策略,研讀課內、課外描寫動物的名家名篇,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以此體悟不同作家的表達風格和多元化的表達方式。
比較,是科學思維的不斷建構
文以載道,語文教學并非單一的知識傳授,更是思維能力之提升。四年級語文教研組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總目標,以比較策略為抓手,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以豐富的活動串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前后聯系、分類整合、系統梳理、抽象概括等訓練,使學生思維得到有效發(fā)散,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勝西小學的主題發(fā)言得到了同仁的認可,各個學校老師們在主題交流研討中各抒己見,探尋單元整體教學的多元策略及語文課堂減負提質的有效方法。
推進生態(tài)課堂,落實減負提質,勝西人在路上。(賴波 通訊員 鄧曉林 李嵐)
勝西小學,生態(tài)課堂,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