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各中小學新的一學期已經開始一周有余了,在瀘師附小城西學校上一年級的劉千菲還對這個新學校充滿了好奇。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在外公的陪同下,家住龍馬潭區(qū)錦繡山水的她坐上273路公交車,十多分鐘到達學校,便開始自己的晨讀和上午的課程,“多虧今年新建的這個學校招生,娃娃是江陽區(qū)的戶口,剛好在這里就讀。”劉千菲的外公謝明德覺得趕上了好時機。 據悉,今年秋期開學,瀘州江陽區(qū)有包括瀘師附小城西學校、梓橦路學校附屬幼兒園、廣營路小學等13所新建、改擴建學校投入使用。 新建學校投入使用得到家長認可 開學第一天,謝明德走進瀘州示范附屬小學城西學校大樓的一刻,無比感慨道,“孫女能夠成為這里的第一批學生也是幸運,高大寬敞的新教學樓,就連教室里的課桌,板凳都是嶄新的,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讀書,比較放心?!睂τ谶@個嶄新的學校,他還并沒有量的概念,只是和其他家長交流時候,他也能從他們語氣里能夠聽出都是滿滿的認可。 瀘師附小城西學校校長周健介紹,附小城西學校不僅擁有高端的硬件設施、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也有一個強大的管理團隊和師資力量。學校占地40多畝,能容納48個班、2160名學生。該校所有建設規(guī)格全部按照四川省“2011 最新技術標準”設計,預計總投資1.2億元,硬件建設堪稱高起點、高規(guī)格,力爭打造瀘州市小學“之最”。 三年攻堅江陽區(qū)教育資源再升級 早在三年前,瀘州江陽區(qū)便制定并啟動教育“三年攻堅計劃”,在辦學條件、教育管理體制、師資配備、素質教育和均衡發(fā)展方面跨越提升,力爭再造一個江陽新教育。今年,是江陽區(qū)教育“三年攻堅計劃”的收官之年,截止2015年8月,江陽區(qū)已完成投資9.53億元,新建義務學校5所,幼兒園17所,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40所;新建特殊學校1所,新建職高1所,改擴建普通高中1所。 目前,江陽區(qū)已經實現每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都有一所公辦幼兒園,解決適齡孩子就近入學。而為了推動教育公平,江陽區(qū)在制度上大膽創(chuàng)新,專門設置學生資助中心,制定了《江陽區(qū)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實施方案》,制定忠山小學、廣營路小學等12所學校接受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每年解決了2000余名學生。并將小學、初中的班額嚴格控制在45、50人以內,消除了大班額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