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羅強、洪鳴老師帶領(lǐng)7名科中學子參加西門子的“西望”項目,前往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南城小學進行公益科創(chuàng)支教活動。他們以熾熱且堅定的行動為筆,以真誠與奉獻為墨,帶著愛與科技的雙重力量,跨越山川阻隔,奔赴那些渴望知識、憧憬未來的孩子們身邊,為他們點亮了那片一直縈繞在心頭的科技夢想天空。
科中師生抵達越西縣南城小學
南城小學:文脈沃土上的科創(chuàng)萌芽
越西縣南城小學,這座歷經(jīng)歲月滄桑卻依然散發(fā)著勃勃生機的學府,創(chuàng)辦于1940年,1957年正式定名,1981年成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小學。2024年,南城小學通過西門子的“西望”項目引入VEX-IQ機器人,并聯(lián)合科中共建“科創(chuàng)實踐基地”,旨在為同學們搭建一個學習與實踐的科創(chuàng)平臺。這個消息像一陣春風,吹進了科中學子的心里。他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積極籌備,精心挑選教學資料,反復練習講解技巧,只為能在這次支教中,給山里的孩子們帶來最精彩的科技體驗。
科中與南城小學共建“科創(chuàng)實踐基地”
調(diào)研南城小學科創(chuàng)實踐教育
支教紀實:課堂里的成長共振
當科中師生們走進南城小學的那一刻,孩子們那清澈而充滿好奇的眼睛,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瞬間點亮了他們心中的溫暖。在為期兩天的科創(chuàng)支教活動中,科中師生們化身成了孩子們最親密的伙伴和最耐心的導師。帶領(lǐng)南城小學的同學搭建組裝機器人,教他們搭建、編程和操控知識,激發(fā)他們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興趣。通過互動式教學和團隊合作,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操作機器人,還培養(yǎng)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支教活動現(xiàn)場紀實
他們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搭建機器人,從一個個小巧的零件開始,耐心地講解每一個步驟。孩子們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專注和執(zhí)著。當遇到困難時,科中學子們總是輕聲鼓勵:“別著急,慢慢來,我們一起想辦法!痹谒麄兊囊龑,孩子們逐漸掌握了搭建的技巧,一個個機器人模型在他們的手中慢慢成型,就像一個個即將展翅高飛的小鳥。
支教活動現(xiàn)場紀實
編程環(huán)節(jié),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浦袑W子們沒有絲毫的不耐煩,他們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將編程知識一點點地教給孩子們,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不怕犯錯。當孩子們成功編寫出第一段程序,讓機器人動起來的那一刻,教室里爆發(fā)出了陣陣歡呼聲。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而科中學子們的眼中,也閃爍著欣慰的淚花。
雙向奔赴:教育溫度與純真夢想的碰撞
兩天的時光很短暫,孩子們之間的情誼也在悄然生長。他們一起討論方案,一起分工合作,遇到問題時互相幫助,互相鼓勵?浦袑W子們和南城小學的孩子們一起歡笑,一起共進。那一刻,沒有城市與山區(qū)的界限,沒有陌生與隔閡,只有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熱情和執(zhí)著。
教育遠見:在孩子心中種下星辰大海
這次“西望”公益科創(chuàng)支教活動,對于南城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是一場科技啟蒙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孩子們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讓他們相信,只要有夢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夠改變命運,走出大山,看見更廣闊的世界。而對于科中學子來說,這是一次成長的蛻變。他們在付出中收獲了感動,在奉獻中懂得了責任。他們明白了,自己的力量雖然渺小,但卻可以為別人帶來巨大的改變。這段經(jīng)歷,將永遠銘刻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黃小林 通訊員 羅強)
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