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鐘恒森、曹宇池、夏雷宇、胡天宇,清華的彭懿、郭夢妮、王佳琪、周星宇、王涵、趙靜、付小琦,復旦的羅熠、侯佳慶、趙盈軻、丁為舟,上交的李圣楊、謝林克,人大的賈子豪,浙大的陳杰偉、李馨雨,南京大學的李志賢、賈宇航、葉翰非,哈工大的鐘之聲,西交的張致鳴、李禎、陳誠……
C9是指我國9所頂尖高校聯(lián)盟學校。在C9高校的聯(lián)盟群中,列五中學很活躍,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列五學子向著C9聯(lián)盟發(fā)起全面沖刺并昂首邁進C9大門。
從C9班走進C9高校,拼搏三年實現(xiàn)目標,他們覺得“超值”!
鐘恒森 北京大學
“先做人,后做學問,在做學問中學會做人。”時至今日,鐘恒森對這句育人思想依舊記憶深刻。
“當初選擇列五中學,我父母就是看中了這句話才選定了這所學校。畢業(yè)多年后,我覺得這句話依舊在不斷影響著我。”
在鐘恒森的印象中,列五中學的老師,教學水平都很高。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單純地教知識,他們會延伸到更深一層,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去理解知識并且運用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也會讓我們學得更加深刻。”
“針對同樣的題型,老師不知道翻了多少書給我們篩選資料,最后總結(jié)相似題型或者相關題型拿給我們訓練。”
“還有‘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個習慣,我到現(xiàn)在還在保持著,就是讀書時身邊一定要有筆有本子,隨手記錄。”
“我們的老師,能夠利用自己多年教學經(jīng)驗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及時調(diào)整教學目標和方式。”
“列五中學的教學不走應試風,學校很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材施教中提倡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也提供很多平臺供學生發(fā)展,這一點讓我非常受用。”
……
老師很專業(yè),學生很受用,鐘恒森就是眾多受用學生之一。“后來即使走到北大,也會常常想起列五中學的人和曾經(jīng)發(fā)生在列五的故事。”
寄語:畢業(yè)多年,如今也忘不了母校的教誨。希望列五能堅持自己的辦學風格,更希望每一屆學弟學妹們在列五中學,能夠汲取學校的辦學營養(yǎng),讓自己不僅在學習上收獲,更對自己未來人生汲取豐富營養(yǎng)。
周星宇 清華大學
良好的習慣是能讓人受益一生的。走進清華大學以后,周星宇對這句話才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
“因為初中的知識學習起來簡單,高中相對要難很多,我記得當時我們老師在高一時候就給我們做了很多學習方法的指導,包括預習、復習、記筆記等。”雖然聽起來很普通,但老師們一個個抓細節(jié)、落實在行動上,幫助學生們形成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也助益周星宇在實踐過程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就包括我現(xiàn)在特別喜歡讀書這樣習慣,也是當時在列五中學培養(yǎng)起來的。”
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在清華大學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也能一一突破難關。
“最重要的是,列五中學的老師很注重因材施教,老師會根據(jù)學生特點隨時進行教學調(diào)整。我記得有段時間我的成績下滑很厲害,老師會特別關注給我做心理引導,并且?guī)椭覍ふ以蚍治鰡栴}所在。”
三年磨礪,周星宇如今回憶起那段時光依舊覺得很美好。“因為列五中學的教學,不是死讀書式的灌輸,而是有方法、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教學,讓我覺得我的高中生活不僅不枯燥無聊,而是覺得很充實、很幸福。”
高考結(jié)束,周星宇被清華大學錄取,學習名次在學校提升了60多名。“知道被錄取后我并沒有很激動,反而心情很平靜,因為在高三后期我的目標就調(diào)整成清華了,我覺得我也是有這個實力的。”
和他一樣,有進步、有沖刺、有目標一起奮戰(zhàn)高三的同學,很多也相繼去了人大、復旦等知名高校。
寄語:初中在列五,高中還在列五,在我的心中,列五中學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老師們盡心盡責的模樣如今還歷歷在目,面對當下,希望列五中學能夠抓住教育改革之機遇,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賈子豪 中國人民大學
“能把調(diào)皮的學生,也管得服服帖帖的。”賈子豪口中的服服帖帖,不是乖巧聽話,而是“老師能把學生的‘皮性’往好的方向引導。”
賈子豪就是那一屆的調(diào)皮學生代表之一。
“天性調(diào)皮,但我覺得好在自己遇到了列五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強制手段禁止你調(diào)皮,更多的是引導,抓住我‘腦子靈活、身體好動’等調(diào)皮特征,一點點把我這些特征往學習上引入,這種方式讓我又不反感,又能做到不影響學習。”
“所以我從內(nèi)心深處覺得,列五中學的因材施教做得特別好。”
“還有每次大考之后,學校會組織我們一起看電影緩解壓力,我們老師就不鼓勵我們再學習,而是喊著讓我們都去看電影放松。”
“在學校的一點一滴中,你能感覺每一位老師真是像父母一樣對待學生。在教學上老師也花費了很多心思,比如我們語文老師,文采特別好,他就會用文言文批改作業(yè)或者用文言文講段子,提升我們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老師真是不單單教你學科知識,反而更會利用自己對學科的認識,激發(fā)我們對學科知識的興趣,感受到學科的魅力。”
陳杰偉 浙江大學
“和七中、衡中的學生深入交談后,我覺得列五中學的教學更有人情味。”走進浙江大學后,陳杰偉對列五中學的教育才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體會到更多的幸福感。
“列五中學有很多資源,學校很擅長把這些資源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影響我們;還有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鍛煉了我們的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團隊配合能力等這些能力的鍛煉讓我們到大學也能游刃有余。”
如今的陳杰偉,在大學擔任班上團支書,同時還是學生會的組織干事,在他看來他能競選成功這些職務,與在中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很大關系。
寄語:希望列五中學,清北復交等C9學子越來越多,越來越出彩!
鐘之聲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以606分的中考成績考進列五中學,“但我卻不是在最好的班級,最終能考入哈工大,全靠逆襲!”鐘之聲說。
三年摸爬滾打,從年級200多逆襲到全校前30,鐘之聲順利進入哈工大就讀金融專業(yè)。
“在我印象中,列五的老師真得是盡心盡力,每一位老師都是這樣的。”
“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學校的學習氛圍。老師不是逼著你去讀書,而是通過很多種方法引導我們的讀書興趣,不會強制你這個時間必須做什么,相反,列五提供給我們很寬松的時間、很廣泛的平臺,讓我們一步步在老師的引導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興趣點,導致我們也學有余力。”
在列五中學,嚴格的管理也是鐘之聲記憶深刻的點。“正是在嚴格的管理下,班上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學風自然就很濃厚了。”
寄語:希望母校秉持公、勇、誠、樸的校訓,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繼續(xù)譜寫教育發(fā)展的新篇章。
李禎 西安交通大學
清華、浙大、廈門大學……李禎的印象中,其他同學的出口都很出色。
“列五是一所很包容的學校,對于一個文科生來講,開放、包容的教育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高中時候經(jīng)常能從同學那里聽到一些新鮮的觀點和對世界的認知,這對自己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列五的校長、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很到位,經(jīng)常會在學?吹叫iL和教務處主任在學校里面晃蕩。有時候在食堂碰到校長,他還要問你今天食堂的飯菜好不好吃、滿不滿意之類的。”
對于李禎來說,列五中學最溫暖的地方在于人。校長、老師不僅僅關注你的學習,還會關注你的生活、健康等細節(jié),“讓我們覺得在列五讀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熱搜,說一個學校老師停止上課讓全班學生一起欣賞晚霞。當時看到那個新聞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我們在列五也曾經(jīng)享受過’。也曾在列五的課堂中遇到晚霞,也曾遇到這樣溫暖的老師讓我們放下一切欣賞晚霞……時至今日每每想起那一刻,我會覺得幸福溢于言表。”
寄語:高中三年,我們極其有幸與列五共同成長。從書池走到雙園巷,我們見證新校園的拔地而起,草木成蔭;而學校則陪伴著我們挑燈夜戰(zhàn),為夢想拼搏無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屆是收獲滿滿的一屆。我們更是飲水思源,常懷感恩之心。祝母校辦學蒸蒸日上,廣攬生源人才輩出!
陳誠 西安交通大學
在列五中學讀書6年,陳誠對這所學校最深刻的印象,是學校的教學安排。
“教學時間安排很合理,特別是高三時候,學校設置了特定的下午答疑時間,學生們在教室學習,各科老師輪流到班上給學生一對一答疑。我記得當時學校也是調(diào)出了空教室專門留給高三老師、學生答疑的。”
“我們班主任要求也非常嚴格,因為各科老師是流動答疑,班主任一個是要求我們只要有問題就抓緊時間去問,二就是不要浪費時間去排隊等著答疑,看到有其他學生在請教就先學習后面的知識,等到老師身邊沒人就抓緊去問。”
老師對教學上的不將就,也讓學生對學習多了一份嚴謹認真。“校風很好,班風也很好,上課不存在不聽講的學生,同學之間也非常純粹,互相講題、良性競爭,我們老師還經(jīng)常主張學習成績好點的學生主動去給弱科學生講題復習功課。”
那段時間的純粹,老師、學生一起奮斗的氛圍,如今成為陳誠最懷念的部分了。“特別是走到大學,你會更加懷念那種奮斗。”
寄語:希望母校繼續(xù)堅持全面立德樹人,不忘初心,堅持“人人都有舞臺,個個都能精彩”的育人理念,杏壇歷百年鑄師德師風,桃李遍九州志育才育人!
列五中學C9班,沖刺C9群,列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