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涼山雷波縣黃朗中學張校長一行走進成都西北中學實驗學校(成都市第43中)交流學習。西北實驗校長張明星及副校長陳靜攜全體行政干部和三位年級主任接待黃朗中學團隊。
坐聽講座
該校唐小麗老師作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享。她說到,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指導一群不稱職的‘熊家長’正確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在她的班主任和心理課堂實踐中,她關注和解決特殊群體學生如內心脆弱、缺失安全感及自我傷害等事件,她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入手,一是適時而動,按需上課。雖然心理健康有教材,但應結合本校學生學情,可以拋開教材,征求班主任意見,了解班級狀況,再確定教學內容,如西北實驗的適應、規(guī)則、理想、性別差異尊重等主題心理課程;二是開放心理咨詢室。借助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學校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在輕松、溫和的環(huán)境氛圍里,心理教師可與學生和家長進行輕松的互動,有助于教師了解孩子們心理真正的焦慮和痛苦,幫助他們找到突破口,解決問題,升華自我,進而健康自信的成長。
輕松交流
黃朗中學教師們提出了自己學校出現的一些特殊問題和現象,如留守兒童比例高,教師學科教學匹配不科學等,西北實驗中層干部基于他們的問題給出相關建議。如可借助省教育廳幫扶平臺,邀請相關心理教育專家指導和講座,可采用面對面或者線上的形式,多鼓勵學校教師和學生參加,擴大師生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并能在這樣的途徑中獲取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識,以點影響面;同時重視對班主任的培養(yǎng)和指導,班主任是了解學生“最近”的那個人,提升班主任的職業(yè)敏感度,增強其責任心和操作技能,盡全力發(fā)現和解決班級問題,舒緩學生情緒。
莎士比亞曾說過:“當你做好心理準備,你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來說,從教師層面掌握和了解本校學生情況,預判并及時發(fā)現相關問題,做好事件發(fā)生的解決設想,這是學校一直在做的事,F階段的學校教育,已經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學習,而是教師幫扶學生的成長學習,成長為一個獨立、合格的社會人,如何愛自己、愛生活,并在也許不那么完美的境遇中仍然充滿熱情和信心,再去努力改善,才是人生的真諦。相信兩所學校的老師們都有所獲!(陳海燕 通訊員 李靖宜 付蓉)
成都西北中學實驗學校,涼山雷波縣黃朗中學,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