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一所公辦學校,將高爾夫引入校園,并作為一二年級的必修課,首批有400多名學生免費學習,這在上海的公辦學校中開了先河,在全國的學校中也并不多見。 “高爾夫運動并不是 ‘貴族運動’,也是一種全民健身項目,是普通大眾都可以參與的。我們希望通過學習高爾夫,讓學生掌握國際禮儀,提升語言能力,讓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更有潛力?!?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實驗學校(簡稱“華外實驗”)校長夏海萍對新聞記者說。 在許多人的通常印象中,高爾夫是貴族運動的代名詞,如果培養(yǎng)孩子學高爾夫球,常常花費不菲,以平均每節(jié)課七八百元計,一年的課程和裝備的花費動輒數(shù)萬元。 高爾夫球進入中小學校園并不鮮見,但以往幾乎都是民辦學校或是國際學校開設高爾夫課程,且通常都是選修課為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有超過30所中小學已經(jīng)開設了高爾夫課程,包括北京中關村三小、北師大海滄附小、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南山中英文學校、桃源小學以及深圳美中、寧波鄞州赫德實驗學校、山東東營一中、上海民辦永昌學校等,大學里開設高爾夫課程的也不少,早在1997年深圳大學便成立了高爾夫?qū)W院,成為中國第一所培養(yǎng)高爾夫?qū)iT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 此次將高爾夫作為必修課程的“華外實驗”是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由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市普陀區(qū)人民政府聯(lián)手建設。 從2016年新學期開始,每周一和周四,華外實驗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就會在操場上練習高爾夫。陽光下的操場上,在老師的指導下手握高爾夫球桿擊打白色小球,球進了,后面的同學一陣歡呼,打球的學生更振奮,“我喜歡上高爾夫課,很有趣?!币唬?)班的晟晟同學對澎湃新聞說。 華外實驗引進的高爾夫球課程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遠東出版社“世紀青少年高爾夫”項目組開發(fā),“世紀青少年高爾夫”負責人宓遙曾參與創(chuàng)辦亞洲知名的“匯豐冠軍賽”和“匯豐青少年高爾夫球賽事”,擁有豐富的帶隊和訓練經(jīng)驗。 “我們?yōu)槿A外實驗配備了中外教結(jié)合的師資團隊,并首次編寫了針對青少年的高爾夫球免費課程讀本,相信學生肯定會更快熱愛上這項運動?!卞颠b向澎湃新聞表示,“校內(nèi)的課程由揮桿、推桿練習器以及目標篷構成,都可以拆卸,占地很小,室內(nèi)室外都可用?!?/span> “打高爾夫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zhì),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化禮儀,提高他們的高雅氣質(zhì)?!比A外實驗校長夏海萍介紹說,學校目前先將高爾夫排入一二年級課程,每周一節(jié)課,未來會逐年發(fā)展。還計劃選拔高爾夫球校隊,穿梭于正式的9洞高爾夫球賽場進行“拉練”。 不少高年級的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體育課沒有開設高爾夫而頻頻向校長提意見,一二年級的家長中對于孩子學習高爾夫持支持態(tài)度的占了絕大多數(shù)。 “讓孩子在上體育課時多一種選擇,強身健體,何樂不為?”二年級學生家長龔女士說,高爾夫運動中包含的誠信、自律、包容、進取的運動精神,也有助于孩子全面素質(zhì)的提升。 “世紀青少年高爾夫”項目組透露,從現(xiàn)在起,上海所有的中小學、幼兒園均可以免費申請高爾夫球公開課,以普及并推廣這項有益于身心的國際化體育運動。 高爾夫是否適合走進中小學生的課堂并成為必修的體育鍛煉課程? 上海體育學院唐炎教授告訴澎湃新聞:“現(xiàn)在許多運動都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趨勢,比如‘兒童足球’、‘兒童籃球’、‘兒童網(wǎng)球’等,每一種運動項目并無層次高低之分,因為每種運動都有自己的鍛煉方式和相應的效果,只要運動項目的開展能夠結(jié)合鍛煉者本身的實際情況,就是可行的?!痹诂F(xiàn)在倡導體教結(jié)合培養(yǎng)模式的大背景下,唐炎教授支持學校因地制宜,進行特色化和個性化的教學。 社會學家、上海政法學院章友德教授認為,對于一些擁有較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城市或地區(qū)而言,應該面對學生多元化差異,在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發(fā)展各類體育項目,形成各有特色的體育特長項目?!爸劣谶\動本身,到底是選擇羽毛球還是選擇高爾夫其實并不重要,關鍵還是在于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強健學生體質(zhì),增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精神的理解和實踐?!?章友德教授對澎湃新聞說。 學習高爾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素質(zhì),今后還有什么規(guī)劃,澎湃新聞與華東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夏海萍以及“世紀青少年高爾夫”負責人宓遙進行了對話,在他們看來,中國學生不僅應該學術成績優(yōu)秀,運動潛能也應該向世界展示。 【對話】 會打高爾夫是重要的國際化社交技能 澎湃新聞:為什么要把高爾夫引進學校體育課? 夏海萍:這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現(xiàn)在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提升,這樣的課程能夠讓學生對高爾夫運動有了解,并能提升體育素養(yǎng)。一提到高爾夫,可能會感覺蠻高端的,是一項貴族運動,其實初習高爾夫?qū)τ趫龅夭]有過高要求,所以我們盡力促成這個項目,想讓我們的學生對于高爾夫球這項運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澎湃新聞:這門課程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 夏海萍:是必修課,學生是免費學習的,目前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規(guī)定每周都要上一節(jié)課。 澎湃新聞:首批有多少學生參與了這門課程? 夏海萍:目前有11個班級,400多名學生參加。 澎湃新聞:有面向高年級的同學推廣計劃嗎? 夏海萍:我們目前還在嘗試階段。未來也希望能在高年級的學生中有類似的試點。 澎湃新聞:開學到現(xiàn)在學生的反饋如何? 宓遙:學生的反饋是非常喜歡。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要讓高爾夫變成學生們都可以接觸的一項運動?,F(xiàn)在的孩子都是國際化的學生,僅有語言能力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其他的社交技能,高爾夫是他們走向國際社會的一項重要的社交技能。 澎湃新聞:除了社交之外,還希望通過高爾夫讓學生掌握哪些技能? 夏海萍:我們希望學生不僅僅是掌握一項或某幾項技能,還是希望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高爾夫這項運動和我們的辦學理念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在強身健體運動的基礎上學習到這項國際運動背后所附加的語言和文化,我們試圖去尋找一種國際文化的融合。 澎湃新聞:家長對學校的這種課程設置又有著怎樣的反饋? 夏海萍:有很多家長希望我們把高爾夫球課程推廣到高年級,讓他們的孩子也能夠有機會接觸了解一下高爾夫運動,家長的反映還是歡迎的比較多,畢竟我們作為一所公辦的學校,免費去推行這樣的課程,在理念和行動上還是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的。 澎湃新聞:現(xiàn)在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提倡“體教結(jié)合”,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有所拓展,除了體育課,學校還開設了哪些體育項目? 夏海萍:我們還有排球、籃球等傳統(tǒng)的球類項目,我們希望讓學生真正去拓展自己。華東師大對外交流中心的外國學生也會來教我們學生柔術、摔跤,我們是一所雙語學校,我們希望學生不僅是在英語課堂上掌握語言能力,更要在體育活動和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把英語作為一種工具,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活用英語。這也是我們引進高爾夫課程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希望學生能在高爾夫運動中不僅使用外語更是要融入國際的文化。 發(fā)掘?qū)W生的運動潛能,申請國外名校體育獎學金 澎湃新聞:隨著高爾夫課程的進一步深化,是不是需要學生去專業(yè)的場地進行授課? 宓遙:是需要的。“世紀青少年高爾夫”現(xiàn)在有三個專門的訓練基地,我們對這項運動有一個非常長遠的規(guī)劃,首先把基礎課程帶到學校里來,這樣的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讓學生們對高爾夫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發(fā)掘出有興趣或者是有潛力的同學,進入專門的環(huán)境去著重培養(yǎng)。今后,我們可能也會承辦上海和華東地區(qū)的中小學高爾夫球比賽,從長遠來看,除了專業(yè)訓練外,還會涉及學生出國留學的規(guī)劃以及體育獎學金的申請等。 夏海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試點之后,我們也有可能為特別有興趣的部分同學開設高爾夫的專門課程。 澎湃新聞:什么樣的孩子適合高爾夫這項運動? 宓遙:堅韌性格的孩子,這項運動對于身體要求是講究協(xié)調(diào)性。 澎湃新聞:高爾夫運動對孩子身體素質(zhì)提升是否有效果? 宓遙:高爾夫球首先是對孩子在心理上有磨練,它是一個18洞的游戲,過程中打壞了一點點,都必須堅持,不可以半途而廢,而且不論嚴冬酷暑也都必須堅持下去,心理和意志品質(zhì)的磨練對于孩子而言是重要的鍛煉方式。另外從生理鍛煉角度來看,高爾夫球的運動強度其實并不低,每打一場球,選手都要有四個半小時的走路時間。 澎湃新聞:這項計劃適合進一步推廣嗎? 宓遙:適合,除了華外實驗外,還有很多的學校有開設高爾夫課的能力。其實對于高爾夫球的初級培訓來說,硬件要求并不高。應該把高爾夫和學校教育更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并不是以商業(yè)模式,而是要以一種公益模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