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過量服用“紅糖加瀉鹽”的減肥偏方,上海虹口區(qū)一17歲女生腹瀉不止,一度昏迷,被家人送至醫(yī)院就診。專家表示,瀉鹽即硫酸鎂,常用于手術前的腸道準備,并無減肥效果,且為處方藥,自行服用可能導致包括腸胃反應在內的各種毒副作用。
偏方減肥網上熱捧 假“減肥”真致病
“紅 糖含有多種氨基酸,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加快新陳代謝,燃燒脂肪,而硫酸鎂能使腸腔內的滲透壓升高,增大體內的水分體積,對腸壁起到刺激作用,加快蠕動,有 效排出毒素?!庇浾咚阉靼l(fā)現(xiàn),網絡上不乏對該“減肥方法”的描述,還有網友曬出了自己的配方和成果,稱“每次10克硫酸鎂、20克紅糖,空腹當飯吃,差不 多瘦了15斤”。更有甚者稱硫酸鎂有分解脂肪的能力,可使體內酸性質變成堿性。 “這些 說法顯然不靠譜也不安全,即使小劑量服用后體重減輕了,長期來看丟的也是水分和電解質,而不是脂肪,還可能造成腹瀉不止、營養(yǎng)不良等后果,對正常胃腸系統(tǒng) 危害嚴重,”天倫醫(yī)院胃腸科主任徐紹志對此表示,作為醫(yī)學上常用的導瀉劑,每日食用1.5克以上的硫酸鎂就會有腹瀉癥狀,食用3.5克以上就可能產生嚴重 的腹瀉、脫水,重者甚至因電解質紊亂導致休克。而這一劑量范圍還遠小于網友曬出的使用劑量。 近千網店售賣 瀉鹽作用被神化 記 者發(fā)現(xiàn),該女生所購買的瀉鹽(硫酸鎂)在購物網站上有近千賣家在線售賣,且不少店鋪已售出幾百份。令人驚訝的是,“減肥”并不是網售硫酸鎂的主打功效,吸 引不少消費者購買的是“排肝膽結石專用瀉鹽”的名頭,不少賣家在商品描述中稱據(jù)電視節(jié)目中的專家介紹,瀉鹽可與果汁、橄欖油并用,有排出大量肝膽結石的 “奇效”。 而早在1999年,國外知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的一篇醫(yī)學通訊 (《Apple juice and the chemical-contact softening of gallstones.》(The Lancet 1999 25:354, 2171))就曾對這種“排石”現(xiàn)象進行過解釋:硫酸鎂、鉀離子和脂肪混合時會產生化學反應,得出一些固定物質。顯然,這些固體物質被當成了排出的“結 石”。 “和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不同,膽道系統(tǒng)處于肝臟內部,管道很細,膽結石很難自己排出來,臨床上一般采取觀察隨訪,癥狀嚴重者才會做手術切除膽囊,硫酸鎂對膽石癥的診療毫無作用,”結石科醫(yī)生陳鑫朝表示。 互聯(lián)網售藥需“兩證”齊全 “硫 酸鎂應該是處方藥,現(xiàn)在處方藥網售還沒確定下來呢,網上這些商家肯定是不能賣的,”一位實體藥店從業(yè)人員表示,依照相關規(guī)定,正規(guī)的網上藥店應該是經過國 家食藥總局批準、同時具備《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和《互聯(lián)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的企業(yè),網站上的這些賣家?guī)缀醵疾痪邆涫鬯庂Y質,在網上出售處方藥 硫酸鎂就更不合法了。 “父母的監(jiān)管也很重要,就像我們會告訴孩子不能隨便碰家里的藥箱,對于網上購買藥品、食品,父母也應該多留心,做好對孩子的提前教育,出現(xiàn)問題及時就醫(yī),”徐紹志表示。 |